2012年最後一夜,我來到台北市府廣場和現場超過85萬人一同參加跨年晚會。全世界第3高的臺北101大樓在放射炫麗的煙火後,外牆點亮了「Time for Taiwan」字樣,透過全球媒體轉播,向全世界宣告「旅行臺灣 就是現在」,讓世界看見我們的熱情,也為臺灣的觀光帶來巨大的宣傳效益。
民國97年我上任前,來臺旅客是近每年372萬人次,而後平均以每年100萬人次的幅度迅速成長,去年已突破730萬人次。很明顯看出,這四年半的時間,來臺觀光客比我上任前翻了一倍。這代表喜歡臺灣的朋友變多了,也代表臺灣的土地與人民,對於外國及大陸、港、澳地區朋友來說,都越來越有吸引力。來臺的觀光客中,陸客僅佔1/3,而港澳旅客明顯上升,去年首度超過100萬人次,成為大陸、日本以外來臺觀光第三多的地區。
臺灣有獨特的魅力,讓外國朋友著迷—花東縱谷渾然天成的壯闊秀麗;台南府城內,古蹟和文創在對話;台中巷弄內,藝術正到處發芽。國際知名《寂寞星球》(Lonely Planet)雜誌與美國福斯新聞網(Fox Media)都將台灣選為2012年必遊的景點之一;臺灣高鐵被《國家地理》雜誌旗下的《旅遊者》雜誌(Traveler Magazine)選為2013全球冬季十大最佳旅遊好去處之一的觀光項目;台北市甚至被選為對同志族群最友善的亞洲城市;大陸的媒體更說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」。
雖然在國際上,台灣的觀光環境獲得的許多正面評價,然而,我們也要省思我們的不足之處—外國朋友最欣賞台灣人的熱情和友善,然而,我們對於長期在臺灣為我們服務的外籍勞工朋友,是不是給予一樣的友善與尊重?日前新加坡英文「海峽時報」前總編輯韓福光(Han Fook Kwang)訪臺後,撰文盛讚乾淨的台北市容,他說「我必須提醒自己,我是身在台北,而非東京。」然而,今年全台各地跨年晚會後的街頭,卻是隨處可見垃圾,令人汗顏。
令人感動的是,在跨年當天晚上,「笑擁地球青年聯盟」帶著上千名青年志工,一同協助清潔隊員撿垃圾,恢復原來乾淨的市容。青年朋友以身作則,讓我們看到,要讓更多外國朋友認識台灣,我們不僅要從軟體到硬體全面提升,更要由內心到行動,盡一己之力,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外貌之美,也看到台灣人的內心,更美。